前置代理
实现前置代理最简单的办法是使用 Pacman 插件,把多个服务器串连起来变成一条代理链。这时会先连接第一个服务器,然后连接第二、第三……最后连接目标网站。
使用插件的缺点是,每次变更服务器都要重新生成代理链。另一个办法是使用 http 或者 socks 协议作为中介,串接两个服务器。
首先在选项窗口里面添加两个模板:
|
|
注:“合并方式” 为 ModifyOutbound
的模板只和 outbound 合并。“参数” 用于匹配 outbound 的 tag
前缀。
|
|
然后钩选这两个模板并保存。这时查看任意一个服务器的最终配置会看到上面两个模板的内容。接着把用落地代理的服务器的 inbound 设置成 http
协议,使用 8888
端口,注意不要钩选 “*注入” 选项。最后利用 “多开” 功能,开启任意一个前置代理的同时开启一个落地代理。
但是这样把前置代理和落地代理混在一起,并不好管理。折中的办法是使用 多实例 功能再开启一个 V2RayGCon
实例,分别存放前置代理和落地代理。
小技巧:
把 http 出站替换为 freedom 出站,就实现了分片功能。具体参考文本编辑器里面的示例。
前置代理不一定是单个服务器,还可以是多个 outbounds 组成的负载均衡器。落地代理也可以是负载均衡器。